说起中药的起源,人们会不约而同地想到“神农尝百草”的传说,这个传说来自《淮南子》。神农氏即我国古代“三皇”之一的炎帝,他和黄帝一起,被尊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我们都是炎黄子孙。传说神农氏牛头人身,他为了给子民们寻找可食的植物,“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正是他尝百草的实践,为人们界定了植物中的食物和药物。
实际上“尝百草”并不是仅仅是神农氏一个人的行为,这应该是我们所有的先民的集体行为。在原始时期,生产力非常低下,我们的祖先基本靠渔猎和采集来维持生计。而在当时的条件下,渔猎的收获要靠运气,很不稳定。那么采集各种植物成了稳定的食物来源。可以想像,在饥不择食的情况下,什么植物都得采来试试能不能吃,那时的原始人类是什么植物都不会放过。这样一来,就免不了会误食一些有毒或会引起身体剧烈反应的植物,诸如呕吐、腹泻、昏迷甚至死亡。经过无数人的无数次的试验,先民们慢慢搞清了哪些植物能吃,哪些植物不能吃。
但是,通过进一步的实践先民们又发现:那些本来不能吃的植物可以利用它们的毒性反应来医治人体的疾病,即所谓“以毒攻毒”。例如那些吃了会导致人腹泻的植物,就可以用来医治腹胀便秘。这使得人们获得了对植物的第二次认识,即不可吃植物的药用价值。中药,就这样产生了。所以汉字中“药”字是草头,从草。因为最早的药物都是植物,后来才扩展到动物和矿物。无独有偶,西方文化中的药物也有相同的起源,英文“drug”的原意就是“干燥的草木”。
在文字还未产生前,先民们尝百草获得的经验只能靠口耳相传来交流传播,以后有了结绳契刻的记载方法。直到文字发明,才开始用文字记载,这就是药物典籍的起始。目前我国现存的药物专著是《神农本草经》。因为它是无数人的经验的集合,所以没有具体的作者。成书时间有争议,但决不会晚于公元二世纪。该书已经有了中药的四气五味、有毒无毒等基本概念,还对中药用“上、中、下”三品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对于中药的“养生延年”与“祛邪治病”两种功效,该书也进行了界定。该书共收录了365种中药,每天种中药都系统介绍了各自的正名、别名、性味、主治功效、生长环境等内容,奠定了中药典籍的基础,至今仍在沿用。
到了公元500年南北南朝时期,陶景弘著《本草集注》是对《神农本草经》的补充和注释,收集的中药增加到730种。大大丰富了《神农本草经》的内容。到了唐代,成书于公元659年的《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为中国古代第一部由国家行政力量组织编纂和发行的官修药物专著。它标志着政府已全面介入中药的管理。《新修本草》也可以说是中国,也是世界最早的药典。《新修本草》载药844种,并附有药物图谱,开创了本草著作图文并茂的先例。本书成书不久便流传国外,不但中国,而且对世界医药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自此以后,每隔一段时期,都会有新的药物著作问世,而且往往都有政府的介入,如《开宝本草》、《嘉佑补注本草》等,值得一提的是元代《饮食正要》一书,对药膳食疗作了系统的总结。到了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编纂的《本草纲目》更是使我国的中药典籍发展到成熟的阶段。此书载药1892种,附方11000多个。并按药物的自然属性,分为十六纲,六十类。每药之下,分释名、集解、修治、主治、发明、附方及有关药物等项,体例详明,用字严谨,是中国本草史上最伟大的著作,也是中国科学史中极其辉煌的成就。
到了今天,中药已列入国家药典,对各种中药的性状、成分等均按现代科学进行了规范。此外,国家对中药的种植、生产、销售各环节都分别制订GAP、GMP、GSP等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中药管理已走上现代化道路。
在原始时代,先祖们对各种植物都是直接啃食植物的,这种方式无论是食用还是药用,其效率当然都相当低。后来人类学会了用火,又发明了陶器,就可以将药物放到锅里用水煎煮。这是最早的萃取技术,可以将药物中的药用成分溶解到水里,再加以浓缩,大大提高了用药效率。大约到殷商时代,人们又发明了酒。酒的发明无疑更促进了中药的发展。因为酒是一种比水更好的有机溶剂,用酒浸泡药物,可以更有效地将药用成分萃取出来。而且酒本身又有“温通血脉、行药势和”的作用,帮助药物在体内的运转。所以被誉为“百药之长”。以后人们又逐步发明了在用醋、蜜等其他材料,催生了中药加工、应用技术,出现了中药炮炙、汤剂、酒剂等方法。
中药已经过几千年的积累和发展,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但中药发展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因为历史的原因,对中药的研究始终局限于经验积累和辩证分析,却缺乏科学的研究方法。这大大地限制了中药的发展。今天,我国对中药的研究已向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方向发展。许多中药的药用成分被分离出来;对中药的临床效果也都采用现代药理学实验的方法;中药的生产也从原始的煎煮发展到应用最先进的提取技术;中药制剂也由传统的膏、丹、丸、散发展到口服液、片剂、胶囊、滴丸、针剂等现代剂型。相信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药将会以更快的速度发展,为人民的健康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