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这是《神农本草经》关于“四气五味”的最早记载,代表着历代医家长期实践中对于药性的认知,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中药药性的基础理论之一。
其中,“四气”指药物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五味”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药味。学习和深入理解四气五味,对于了解中药及其治疗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气
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温度各有不同,可以用寒、热、温、凉来概括,而人体处于这样的环境中,深受温度的影响。冬日寒冷,人体可能就会受寒,夏日炎热;人体可能就会中暑,中医理论认为,这是疾病产生的重要根源之一。
中药,在无数的治疗实践中,历代医家总结出药性也可以按照寒、热、温、凉来区分。《神农本草经》“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素问.至真要大论》“热者寒之、寒者热之”,大道至简,中医的理论崇尚自然,十分朴素。四气理论的问世,具有历史性的标志意义。
实践中,寒凉药,大多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等作用,常用来治疗热性病症。温热药,大多具有温中、助阳、散寒等作用,常用来治疗寒性病症。
“四气寒热与温凉,寒凉属阴温热阳,温热补火助阳气,温里散寒功效彰,寒凉清热并泻火,解毒助阴又抑阳,寒者热之热者寒,治疗大法此为纲。”,这是前辈总结的《四气歌》,清晰简单,朗朗上口,而且容易记忆,是初学者应当掌握的基础歌诀之一。
春夏秋冬,寒热温凉,药性亦然!
五味
道法自然。大自然十分神秘,有着无穷多的秘密,比如,我们不知道,药物为什么有这么丰富的味道,而人类又能够品尝出这些味道。但是这不妨碍,人类能够获得什么味道的药物能够起到什么作用的经验。这也许就是中医五味理论的来源。
五味理论是历代医家在长期实践过程中,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用五行学说总结归纳而成的。而药物的五味是通过长期的用药实践所获得的疗效而确定的。它不仅是药物味道的真实反映,也是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黄帝内经》认为: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这是关于五味所代表的药物作用最早的总结和概括。
后世医家在千年的实践中,已经总结出各种不同味道药物的作用。
辛,有发散、行气或润养等作用。一般发汗的药物与行气的药物,大多数有辛味;某些补养的药物,也有辛味。
甘,有滋补、和中或缓急的作用。一般滋补性的药物及调和药性的药物,大多数有甘味。
酸,有收敛、固涩等作用。一般带有酸味的药物,大都具有止汗、止渴等作用。
苦,有泻火、燥湿、通泄、下降等作用。一般具有清热、燥湿、泻下和降逆作用的药物,大多数有苦味。
咸,有软坚、散结或泻下等作用。一般能消散结块的药物和一部分泻下通便的药物,带有咸味。
辛甘酸苦咸,五味各各不同。其实在五味以外,还有淡味、涩味。
淡,就是淡而无味,有渗湿、利尿作用。一般能够渗利水湿、通利小便的药 物,大多数是淡味。
涩,有收敛止汗、固精、止泻及止血等作用。
但由于淡味没有特殊的滋味,所以一般将它和甘味并列,称“淡附于甘”;同时,涩味的作用和酸味的作用相同,因此,虽然有七种滋味,但习惯上仍称“五味”。
“五味辛甘苦咸酸,治疗作用不同焉,辛行气血主发散,甘和补中急能缓,苦燥降泄能坚阴,咸能润下且软坚,酸能固涩又收敛,淡渗利水要记全。”对于五味,前辈们也总结了一首易于学习和理解的歌诀。
四气五味,这是中华中医文化理论的精华,也是历代医家无数实践的结晶。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中医学需要传承,更需要创新。学习四气五味理论,用现代科学去发展、去验证、甚至否定,这也许是现代中医学者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