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漏是妇科常见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月经来潮无周期规律,出血量多如山崩之状,或量少淋漓不止。长期经血淋漓不净,漏下不止,可造成贫血、盆腔炎、不孕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中医治疗崩漏除了有内服药物外,药物穴位贴敷也是疗效很好的方法。
崩漏的中医病因可概括为虚、热、瘀三个方面。临床可分为血热证、肾虚证、脾虚证及血瘀证。其主要病机是劳伤血气,脏腑损伤,血海蓄溢失常,以致冲任二脉不能约制经血,故经血非时而下。
治疗应根据病情的缓急轻重、出血的久暂,采用“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灵活运用塞流、澄源、复旧三法。
对于暴崩者,经治疗后24小时内出血量应明显减少,止血方法有固气止血、固涩止血、求因止血、针灸止血及刮宫止血。待血止或血势稍缓则审证求因,辨证论治,善后调理,适时调补肝肾、补益心脾。临床治疗上以药物口服治疗为主,同时可结合外治疗法。
敷脐疗法
崩漏,月经来潮无周期规律,出血量多如山崩之状,或量少淋漓不止各证。
辨证选方(《敷脐疗法治百病》):①血热者,选用热崩糊。主要成分:生地黄、地骨皮各15g,黄芩、黑栀子、制龟板、煅牡蛎各12g,丹皮10g。②血瘀者,选用化瘀止崩散。主要成分:当归、川芎、肉桂、炙甘草各15g,蒲黄、乳香、没药、五灵脂各7.5g,赤芍3g,益母草10g,血竭15g(另研)。③脾虚者,选用补脾止漏散。主要成分:党参、白术、黑炮姜、乌贼骨各15g,甘草6g。④肾虚者,选用益智沙苑散。主要成分:益智仁、沙苑子各30g。
用法:将上述药物研为细末,调匀。热崩糊用醋调,每日4次;固本止崩散用时加入血竭,用热酒调,每日1次;补脾止漏散用醋调,每日1次;益智沙苑散用艾叶6g浓煮汁调膏,每日4次。将药糊敷于肚脐内,纱布覆盖,胶布固定,5日为1个疗程。
肚脐为神阙穴,为任脉之要穴,与督脉命门穴相对,又为冲脉循行之地,内联经脉脏腑,外络四肢百骸。脐部为腹壁最后闭合之处,和全身皮肤比较,局部无皮下脂肪,表皮角质层薄,且双侧有腹壁下动静脉及丰富的血管网,药物易于穿透、弥散,吸收迅速。敷脐疗法是通过物理作用,或药物对经穴持久的良性刺激,或药物本身被吸收后的直接作用而达到治疗崩漏的目的。
注意事项:(1)刺激性大,毒性强的药物不宜使用。(2)贴敷前用清水将脐部清洗干净,并注意局部有无破损、水疱或过敏。(3)所用药物不可存放过久,要调敷的药物现调现用。
临床应用:庞保珍等将自拟经多神效丹(人参、白术、益母草各20g,升麻12g,马齿觅30g,三七10g等)中药物共研细末,瓶装密封备用。临用时取药末10g,加适量水调和成团,涂于神阙穴,外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三天换药l次,10次为l个疗程。该法治疗气虚、血瘀型月经过多119例,取得较好疗效。
贴敷疗法
适应证:脾虚型崩漏,经血非时而至,量或多或少,淋漓不净,经血色淡、质薄,伴乏力气短,面色萎黄等。
操作方法:
(1)选方:固本止崩汤(《傅青主女科》)。主要成分:炮姜6g,人参9g,黄芪15g,白术15g,熟地15g。出血量多者,加荆芥炭15g。穴位敷贴治疗14天后,给予桃红四物汤(《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主要成分:当归、熟地、川芎、白芍、桃仁、红花各15g。
(2)选穴:脾俞(双)、子宫(双)、关元、神阙。
(3)用法:用中药粉碎机将诸药按方剂研成细粉(200目),用蜂蜜调成膏状装入密闭玻璃瓶中备用。用酒精清洁穴位处皮肤,取药膏约5g,涂抹于贴敷片,涂抹直径约2cm,厚约2mm,贴敷于治疗穴位处。持续10小时,每天更换1次。21天为1个疗程,需治疗3个疗程。
疗法特点:中药穴位敷贴疗法一方面通过药物走窜、发散的作用,经皮肤吸收发挥作用,避免了消化道酶的破坏及肝脏的首过效应,直达病所且药力专一;另一方面药物刺激穴位,起到疏通经络、调理气血的作用,穴位和经络对药物具有放大效应。经络系统作为低电阻的运行通道,有助于发挥药物的归经作用,在病变组织器官起到较强的药理作用。
注意事项:(1)贴敷前注意局部皮肤有无破损,如有破损不宜使用。(2)用药后注意观察患者的局部症状,如出现疼痛难忍,或有水疱,或过敏,宜停药观察。(3)揭去药膏后,局部发红、起泡,可不必处理,任其自然吸收,5~7天结痂脱落。
临床应用:郭志鹏等以中药序贯穴位敷贴固本复旧治疗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脾虚证),先以固本止崩汤穴位敷贴治疗14天后,再给予桃红四物汤穴位敷贴治疗7天,临床疗效显著。研究表明,该方法可以升高促黄体生成素(LH),降低雌二醇(E2),促进卵泡的生长发育,差异比较明显(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