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害猛如虎。本世纪以来,国际范围内已经发生严重药害达10次之多,教训是沉痛的。
1.含汞药物与肢端疼痛病
从19世纪末开始,欧洲大陆和英、美、澳等国家,曾经广泛应用一些含汞药物作为儿童驱虫药、止泻药等使用,用后不断发现一些儿童发生了肢端疼痛病、口腔发炎、牙龈肿胀、流涎、脱发、牙齿脱落等症状。经查证,是含汞的药物所致。仅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死于这种含汞药物中毒的儿童,就达585人。
2.磺胺制剂与肾功能衰竭
磺胺药是1932年德国克提拉和米奇合成的。同年杜马克等进行动物实验,发现其具有抗细菌感染作用,成为医用磺胺药的开创者,荣获诺贝尔医学奖。1937年秋天,美国田纳西州一个药厂,用工业溶剂二甘醇代替乙醇和糖,生产出一种磺胺制剂,供应美国南方的几个州,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不久后,该地区忽然发现肾脏衰竭的病人大量增加,经调查证实,由于服用该种磺胺制剂而发生肾衰竭者358人,死亡107人。磺胺药的主要副作用是肾毒作用,容易在泌尿道析出结晶,引起血尿、尿闭等。
3.氨基比林与白细胞减少症
氨基比林又叫匹拉米洞,属解热镇痛药。1884年,克诺尔以安替匹林、盐酸、亚硝酸钠合成。1897年首先在欧洲上市。1922年以后,德、英、丹麦、瑞士、比利时和美国逐渐发现许多服用该药的病人发生了白细胞减少症,仅3年,美国死于该症者就有1 981人。经证实,氨基比林是罪魁祸首。许多药物,初上市时尚难发现其危害性,但经过一段时间,毒性便显示出来。由此可见,“久经考验”的老药,比新药有更大的优越性。
4.黄热病疫苗与病毒性肝炎
1942年,美国普遍接种黄热病疫苗,因为当时黄热病曾一度在美国军队中流行,使军队士气大减。然而,在接受疫苗的300万军人中,有2.8万人发生了传染性肝炎,死亡62人。调查结果发现,在注射的疫苗中,有9批疫苗的血清中混进了传染性肝炎已痊愈的志愿者的血清。在我国,被传染乙型肝炎的人数十分惊人,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5.二碘二乙基锡与中毒性脑炎综合征
1954年,在巴黎附近的一个药房里,配制生产出一种含二碘二乙基锡的抗感染药物。在市场销售后,发现服用者中有270多人出现头痛、呕吐、痉挛、虚脱、视力丧失等中毒性脑炎症状,死亡110多人。
6.三苯乙醇与白内障
20世纪50年代后期,美国一个公司生产出一种能降低人体胆固醇的药物——三苯乙醇。广告宣传后,许多患有粥样动脉硬化心脏病或肥胖症者纷纷服用此药。结果服用该药者出现皮肤干燥、头发脱落、白内障等症状。由于该药的不良反应潜伏期长,有些病人在停止用药1年后仍会发病,结果在数十万名服药者中,发生白内障者1 000余人。所以,要重视药物的后期效应。为什么一种新药问世前,既要做急性毒性实验,又要做慢性毒性实验,道理就在这里。特别是对那些不良反应“潜伏期长”的药物,不做慢性毒性实验就盲目上市,真是害死人。
7.氯碘羟喹与亚急性脊髓视神经病
氯碘羟喹曾作为抗阿米巴药物一度上市。20世纪50年代后期,日本医师发现,有许多人使用该药后患上了亚急性脊髓视神经病(简称SMON病),患者可见双足麻木、刺痛、无力、瘫痪、失明等症状,历经4年之久,方证实了氯碘羟喹与SMON病的因果关系。此时,估计日本已由此死亡数百人。
8.孕激素与女婴外生殖器男性化
1950年,在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医院,发现一些女患儿外生殖器像男孩,好似两性人。但化验尿时,尿中并没有男性激素;手术探查,腹腔内却是女性的内生殖器。这是怎么回事?后经调查证明,这些女患儿的母亲,在怀孕期间均曾服用过孕激素保胎。像这样的“两性人”,在美国前后曾发现600多例。
9.已烯雌酚与少女阴道癌
1966~1969年,美国波士顿市妇科医院,在短期内遇到8例10多岁的少女患阴道癌,实属罕见。后经查证,这种少女阴道癌与其母亲在怀孕期间服用已烯雌酚保胎有关。服药妇女患此种癌症的危险性比不服此药者大132倍。这个案例说明,已烯雌酚这种药品的不良反应要在几年、十几年甚至20年后才暴露出来,而且是直接危害下一代。由此看来,母亲在怀孕期间服用药物要特别慎重,包括维生素A这样的药物,都不可滥服,以免影响后代健康。有些药物的不良反应潜伏期很长,服用药物只有在万不得已时才能进行。
10.“反应停”与“海豹畸形”
1957年,反应停首先在德国上市,用于治疗妊娠呕吐。1961年10月,三位德国医生在妇科学会议上报告了一些海豹畸形儿的病例,引起医学界的重视。经过长时间调查,证明这种畸形与患者的母亲在怀孕期间服用反应停有关。17个国家里共引起海豹肢体畸形10 000多人。此外,该药还引起能威胁生命的多发性神经炎共1 300多例,这是本世纪世界上危害最大、范围最广的药害事件,也叫“反应停”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