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系
首页系部概况专业建设招生就业党建工作团学在线教学科研交流合作资料下载
药学系
当前位置: 首页>>专业建设>>行业动态>>正文
也谈新冠疫情下的中药预防
2020-02-11 13:10  

关于这个话题,写还是不写,在脑海中反复思考和斟酌过很多回。写,是因为在疫情之下,中药确实可以发挥独特有效的预防或降低感染概率的作用;不写,是因为我的观点可能会触动某些专家、教授的权威。但我还是决定写,因为人命至重,贵于千金。药非小事,错误的方药不但起不到防治效果,反而可能给服用者埋下致病的隐患,所以作为医者,有些话不吐不快。

目前可见的各种中医预防新冠方案中,最常见的莫过于玉屏风和小柴胡的组合,再佐以化湿、解毒。如黄芪、白术、防风、黄芩、银花、柴胡、藿香、半夏组合而成一方。此类方的出发点有三个,一是希望通过玉屏风来增强抵抗力,使人体不容易感染新冠病毒;二是希望以清热解毒药来抗病毒,帮助人体消灭可能入侵的新冠病毒;三是通过小柴胡来强化扶正驱邪的效力。乍一看,这个方子一石三鸟,确实是一个预防新冠的好方子。可是如果你真的懂中医,你就会一眼看出,这实在是一个不懂中医治病之理,牵强附会、闭门造车出来的方子,拿它来预防,可谓有百害而无一利。

在详细解释这个方子为什么吃不得之前,我先来讲几个事例。

1、《三国演义》第88回中写到诸葛亮七擒孟获时“时值五月,天气炎热,南方之地,分外炎酷,军马衣甲,皆穿不得……忽报蜀中差马岱解暑药亦粮米到。孔明令入。马岱毕,一面将米药分派四寨”,这其中的暑药,正是诸葛亮为军队预防中暑和感染瘴气而创制的方药,也是凭着这一方药,蜀军才能克服疾病困扰,保持了旺盛的战斗力。后世将这一方药称为“诸葛行军散”亦称“武侯行军散”。主要成分为牛黄、麝香、珍珠、冰片、硼砂、硝石、雄黄、金箔。这个方剂的功效是什么呢?清热解毒、辟秽开窍。

2、古时岭南一带山岚瘴气严重,行走其间极易沾染发病。所谓瘴气,其实就是山中多雾潮湿,加之动植物死亡腐烂,导致大量的致病微生物繁殖聚集,从而导致人类感染发病。在《古今医统大全》卷七十六就记载了一个可以预防瘴气的方剂——不换金正气散,只要事先服用,就可以免于瘴气的侵袭。其组成是:陈皮、苍术、厚朴、甘草、草果、半夏、藿香叶。由于其功效突出,可正天地秽浊之气,价可比黄金,故名不换金正气散。正气散的功效是什么呢?祛湿和胃,芳香辟秽。

3、清朝的王孟英,一生都在和霍乱作斗争,取得了卓越的效果和丰富的经验。在其《随息居霍乱论》中提出了预防、减少感染霍乱几率的几大方法:

①水缸内,宜浸石菖蒲根、降香。

②天时潮蒸(潮湿闷热),室中宜焚大黄、茵陈之类,亦可以解秽气。或以艾搓为绳,点之亦佳。

③用川椒研末,时涂鼻孔,则秽气不吸入矣。如觉稍吸秽恶,即服玉枢丹(成分:山慈菇、红大戟、千金子霜、五倍子、麝香、雄黄、朱砂。功效:化痰开窍、辟秽解毒。)数分,且宜稍忍饥,俾其实时解散,切勿遽食,尤忌补物。恐其助桀为虐,譬奸细来,而得内应也

④无论老少强弱之人,虚实寒热之体,常以枇杷叶汤代茗,可杜一切外感时邪,此叶天士先生法也。见《医案存真》。然必慎起居,节饮食,勿谓有叶先生法在,诸可废弛也。

这些方法总结起来无非一个作用:化湿辟秽。更值得注意的是,王孟英在书中不止一次,反复强调了一个重点:忌用补药!

从以上三个事例可以看出,中医在预防瘴疬疫毒(相当于现在各种传染病)的时候,只有一个出发点,那就是引起瘴疬疫毒的环境气候特点。行军散针对暑热瘴毒,故防之以清热解毒,辟秽开窍;正气散针对山岚湿毒,故防之以祛湿和胃、辟秽解毒;霍乱系湿热为患,故防之以芳香化湿,清热辟秽。无论何种疫疬,自古以来,补法不但不用,反而均列为禁忌之法。这又是为什么呢?

所谓补法,就是补虚。什么是“虚”?虚,就是人体能量或物质亏损而造成的一种病理状态。其中能量不足者叫“阳气虚”,物质不足者叫“阴血虚”。补法就是通过药物温阳补气或滋阴养血的特性来补充人体在能量或物质上的亏损。所以补法的运用,必须遵循两大原则:

1、需要在人体确实存在亏损的状态下方能使用。无亏损状态而使用补药,会导致人体能量、物质过剩,从而造成血压升高、血脂升高、血糖升高、身体肥胖等各种严重后果。

2、需要根据能量、物质的具体亏损情况,采用不同的补法。否则,能量不足去补阴血,或者物质不足去补能量,这不但起不到补益效果,反而会加重人体内部的失衡状态,引起新的疾病。

了解了补法的作用,我们再来看疫疬(传染性疾病)。疫疬的发生,并非是感染者身体虚弱,而是气候环境异常,导致局部地区致病菌数量增多,毒性增大,危害性增强(中医称之为“戾气”)所致,即使体质壮实之人,也一样会感染发病。所以,针对疫疬的预防,需要根据气候环境特点,通过药物去减轻、消除异常环境对人体的影响(如环境过热,就需要清热;如果环境过寒,就需要散寒;如果环境过湿,就需要祛湿;如果环境过燥,就需要润燥),这样才能杜绝致病菌在人体内生存和繁殖,从而起到预防的效果。此时如用补法,不但无法消除有利于致病菌生存繁殖的环境,起到预防的作用,更会因为不切合身体的实际状态,反而成为一种新的致病因素!

先说玉屏风散(黄芪、白术、防风)。该方出自宋代张松的《究原方》,但原书已失传,现存方剂录自朝鲜医书《医方类聚》。其功效是益气固表,适用于元气补足,时时自汗,神疲乏力,精神萎靡,易感外邪者。之所以很多新冠预防方中用它,很大程度是把益气固表和增强免疫力这两个概念混为一谈。

免疫力低下,其内在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且不说阴虚、阳虚、气虚、血虚各种虚证都可以导致免疫力低下,而且痰湿、水饮、气滞、血瘀等实证也一样可以导致免疫力下降。为什么呢?如果把免疫系统看作是为人体守卫边疆的士兵,士兵自身体格虚弱(虚证)自然会导致防御能力薄弱,士兵的供给不足(实证),也同样会造成防御不力的后果。所以,玉屏风散的作用,只针对虚证中的气虚有效,根本无法对多数人起到增强免疫力的效果。更不要说,在疫疬面前,免疫力的强弱还不是主要因素。

此外,由于玉屏风散具有固表作用,所以不恰当使用会留下“闭门留寇”的隐患。什么叫“闭门留寇”?家里来了贼,当然是将他先赶跑,如果关起门来,贼见无路可跑,那很可能就会拼个鱼死网破。致病菌入侵人体时也会如此,所以中医在对付外感病时,非常强调忌补。否则将邪气留于体内,正邪相争,两败俱伤,导致疾病缠绵难愈。

再来看清热解毒药。预防方中用这些药,同样是混淆了清热解毒和抗病毒的概念。事实上,清热解毒药的作用,是清除内环境过多的“热”,它本身不具备任何抗病毒、杀细菌的作用。只有当气候炎热或致病菌入侵人体后使内环境处于“过热”状态时,才是清热解毒药发挥作用的场合。这些药用于预防,不像玉屏风那样绝对不宜,但只有气温偏高时可用,室内暖气或空调温度较高时可用,感染发病身有内热时可用,如果天气寒冷或素体阳虚,畏寒怕冷者则万不可用。

最后说小柴胡汤(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甘草、大枣、生姜)。该方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是治疗少阳病的主方。这个方针对的是什么呢?是人体正气不足,所以无法驱赶邪气外出,但是正气又不是非常虚弱,所以邪气也无法深入到人体内部,所以正邪双方只能在半表半里之间对峙,从而造成的一种病症。其主要表现有寒热往来、口苦咽干目眩、默默不欲饮食、胸胁苦满等证(非常类似于现代的胆道感染)。其用药特点是用人参、甘草、大枣、生姜扶正气,用黄芩、半夏驱邪气,最后用柴胡引邪外出。如果外感初期使用此方,不但无益于驱邪,反而会引邪深入,导致疾病加重或恶化。而用此方于预防之用,更无理论依据。

那当下新冠疫情,该以何法何药预防为正道呢?

杭州当下天气以潮湿为主,下周伴随大降温还会有寒,所以散寒祛湿为第一要务。此外,新冠病毒引起的肺炎,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它会导致肺间质水肿,从而引起呼吸困难甚至衰竭,这是造成重症和危重症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中医认为,肺具有通调水道之职,而肺间质水肿,正是新冠病毒入侵人体后破坏了肺对水液的调节职能所致,所以在预防方中,如果能加强人体对水液排泄、疏通、通调能力,使病毒对人体可能造成的损害降到最低。综合这两大因素,我选择五苓散、甘露消毒丹、藿香正气散进行加减,拟定如下预防方,供大家参考:

泽泻15克,猪苓12克,茯苓15克,苍术15克,通草5克,滑石15克,藿香10克,石菖蒲10克,射干10克,桔梗10克,杏仁10克,白芷6克,苏叶10克,姜半夏10克。每剂煎汁200ml,每服100ml,每日2次。

加减法: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可以根据气候的实际情况进行加减。如果气温低,可以用桂枝10克替代滑石;如果气温高,可以用连翘10克替代苏叶。

以上一家之言,虽仓促成文,却也是多年临床、读书积累所得,愿给当下疫情的防控提供一点绵薄之力,也衷心为战斗在武汉一线的所有医护人员祈福、加油!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淄博职业学院药学系